中国家具以古朴、厚重的特点闻名于世,一刻一镂中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中,明、清两代的家具几乎是中国古代家具的集大成者,明、清是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的巅峰时代,在中国的家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明清家具的特色和风格,来探讨那段集继承和创新于一体的家具发展史。
距今约3700年的商朝,中国人便已经开始在家具一道上孜孜不倦的探索。商周到秦汉时,家具的发展重点在于矮型家具,这一点,相信大家在影视作品中有所领略。
比如《鸿门宴》中,就算是秦末汉初的两大霸主,也是“跪”在地上开宴席的。他们这种跪其实是一种“坐法”。当然了,这种坐法相较于后人,自然要累得多了。
如果把各朝的家具看作学生放在教室,那明清家具无疑是这个“班级”里的“尖子生”。因为自魏晋、隋唐的席地而坐、垂足而坐发展到北宋大规模垂足而坐,又经过了近六百年的发展,才成就了“明清家具”。
明代时,中国商业迅猛发展起来,这为嘉靖后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民居、园林大量地兴建起来,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及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也将明代家具推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明朝中后期,明朝甚至出现了一个“木匠皇帝”,上行下效之下,这股发展势头非但不随着明代的逐渐衰落而减弱,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在习惯上,人们把明中期至清雍正年间(时间跨度约四百年)的家具称作明式家具,又因为明式家具的创作、发源地为苏南,苏南在明式家具的生产上占了很大的份额,人们在习惯上也把明式家具称为“苏式家具”。
明代家具有造型简洁、结构合理、线条挺秀、比例适中、淡静素雅的特点。明式家具,多以紫檀、花梨木、红木等优质的硬木为原料,它在美学方面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工匠制作时甚至从书法、建筑中获取灵感。
明式家具兼具舒适和灵魂,在情感、审美及实用性上都堪称上上之选。这样的家具,符合中国古人对家具的审美。
公元1616年后,清廷大力支持经济、贸易的发展。此时正值清朝朝政稳定,社会财富迅速积累。
这些条件反映在家具的发展上,使得清代的家具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明朝家具形制的独特结构。到了乾隆时期,家具更是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代,清式家具一改明式家具素雅的特点,向“富丽堂皇”进发,逐渐形成了体积巨大、做工细致、装饰华丽的特点。
清人在家具的选材上也极力体现其“富丽”的特点,所以清式家具虽然兼具厚重、硬朗、雄伟、富丽的特点,使用起来还是让很人肉疼的。
相较于明式家具,清式家具更像是个“暴发户”,清人在制作时对其多极尽“富丽”之能事,也就造成了它的实用性不及明式家具的。毕竟制作成本摆在那,能够承受这种开销的人,实在不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