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是过去的一种家具,随着社会发展、习惯改变,它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一般人都知道榻是用来休息或睡觉的,但并不都清楚它与床到底有什么区别。在见识清代初期的黄花梨四面平箱型榻之前,先了解一下榻为何物是有必要的。
和床相比,榻矮而窄,仅供一人独睡。从形式上看,座面上无围无柱的卧具叫榻。榻一般分有束腰和无束腰形制,四足榻最为常见,也有台座式榻。从功能上讲,榻是用来小睡、休憩的,因此可坐可卧,也可以斜靠。既然不是晚上睡觉使用,所以榻一般并不放在卧室里,而是摆在书斋、茶室,甚至花园、亭榭这样需要临时休息的地方。可以说榻没有固定的场所,根据需要移来移去也是经常的事儿。
大家都知道动词"下榻"的意思,历史典故是这样的: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诚邀某高士相见请教,为表恭敬,特在家中设一榻。每次高士前来,便将榻放下来留宿夜谈;高士走后,再将榻挂起。由此可见榻为移动式小床,把榻放下来也就衍生成了贵宾住宿的意思。
言归正传。箱型榻是台座式的一种,传世至今的台座式榻本来就少,黄花梨材质的更为罕见。《明式家具研究》收录了四款榻,均为四足或六足落地形式。王世襄先生在书中这样介绍"台座式平列壶门的榻,在明清画中虽能看到,实物则有待发现",由此可见这只清初黄花梨箱型榻是何等的稀有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