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只看图片,禅椅和南官帽椅还真有几分相似:它们都有靠背扶手,后背都没有出头……一个是禅宗文化的产物,一个是官场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何谓禅椅?
禅椅,源于禅宗文化,其内涵深厚的禅文化,本是寺院生活的产物,是在寺庙、佛堂等特殊场合给禅师打坐的特定坐具。禅椅椅背和扶手简单极致的框架为打坐者围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中木商网陈昌文空间,易于营造冥思的氛围。而其足够宽大的坐面,让打坐者又不必接触到扶手和椅背,依赖于它们。
事实上,禅椅的扶手和后背框架并非提供倚靠功能,即便倚靠上去也不会有舒适感,但这三面的存在,却起到让打坐者与外界环境相对分离的作用。打坐者坐于其上,可顿生一种遗世独立的心境,气定神闲,从容思考。
这种相对的分离又不是与世隔绝,只需静心,便可以让参禅者体悟到禅的思想。静坐参禅,并非一定要到寺庙佛堂才可以,只要以清静无为之心,何处都可领悟禅道,这正是禅的宗旨。
历经宋代崇简思潮的影响,禅椅也由复杂逐渐变得简练通透,直至明代时,其造型简练利落,比例和谐适度,构造精巧绝伦,予人朴素大方之感。禅椅因其彰显的高洁清雅气质,深受明朝的知识分子阶层厚爱,通常被放置在自家佛堂、书斋等清幽之处,供静坐参禅,修身养性之用。禅椅的世俗化,使它们日渐成为世俗家居生活的一部分,也逐渐成为明式家具体系的一份子。
何谓南官帽椅?
“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当时都是神的坐具。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了。而南官帽椅是汉族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以扶手和搭脑不出头而向下弯扣其直交的枨子为特征。
“官帽椅”优雅简洁的造型十分符合这种思想,成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首选。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了明式家具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南官帽椅是扶手椅中最典型的作品,团方巩固,简洁空灵,线条饱满,型制开张,是扶手椅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椅子坐面,前大后小成扇形,因而又称扇面官帽椅。
“南官帽椅”应是“四出头官帽椅”的一种改良,其搭脑和扶手都不出头,一般被认为出现在明末。苏(州)、松(江)地区的文人十分喜爱使用这种不出头的椅子,喜欢将其成对地放置于书房临窗的一面,因此被世人称为“南官帽椅”或“文椅”。
禅椅和南官帽椅有什么区别?
禅椅不同于南官帽椅,它有着鲜明的特点。前面我们说过,禅椅是给禅师打坐的特定坐具,因此,禅椅的坐面宽大,可盘腿坐于其上;后背和扶手以简单线条组合成四方垂直的框架,简洁通透,又给人肃穆沉静之感。
黄花梨罗锅帐矮老禅椅
南官帽椅通常区分为高背或矮背式两类,后者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过一百公分。高背式者较为舒适。明代以后,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崇尚理学,有一大批文人热衷于玩赏、收藏,并参与了家具的设计。南官帽椅追求“简约、神逸”和“天然、幽雅”之感。
榉木矮南官帽椅 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长77.8厘米、宽75厘米、高46厘米、座高30厘米
榉木矮南官帽椅(侧面) 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延伸阅读:为什么说圈椅是最具文人风骨的明式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