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五新”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我镇紧紧围绕“五新”主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广泛调研、座谈和考察论证,基本掌握了全镇木材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认真剖析了制约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并就我镇木材加工业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作了深入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木材加工业基本情况
桑墟镇位于沭阳县比较北部,地处宿迁与连云港、沭阳与东海两市两县的结合部,镇域面积54平方公里,下辖3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人口5.2万人。我镇以木材加工为主,该产业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镇共有企业581家(防水模板128家、细木工板36家、出口板22家、多层板6家、家具厂4家、刨花板厂1家、新能源颗粒厂6家、旋板厂374家、木材产业配套的机械厂4家),列入统计规模企业有73家,主要生产细木工板、防水模板和出口板材等,其中lvl板材出口日本、韩国、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省比较大的lvl出口板和防水模板生产基地,是全国著名的“木材加工基地”。今年1—9月份,实现工业销售41.54亿元,工业增加值10.38亿元,发放工人工资2.492亿元,工业用电3640万元千瓦时,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3.57亿元,占全县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的12.37%(全县109.66亿元);完成工业增值税4603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值税的12.68%(全县3.63亿元)。木材加工产业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更加突显。
二、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镇木材加工这一特色发展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就其现状来看,特色发展还存在着特而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缺少科学规划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企业规模较小。全镇581家木材加工企业中,多数是板皮加工点,规模以上企业只有73家,小微企业有374家,超亿元企业仅有1家,年开票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只有10家,税收超百万的只有15家左右。
(二)产业层次低。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行业带动作用。仍然存在产业层次不高,在产业链中没有高端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环保问题突出等问题。企业主要还是靠“出口数量扩张”为主,仍处于“以量取胜”的阶段,市场开拓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质量意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没有实现“以质取胜”。骨干企业与其他非骨干企业没有形成“抱团”发展,尚未能形成行业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在技术、人才、市场、品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领军作用,还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
(三)销售网络不够健全。大多数本地企业销售网络不健全,如木材加工产品的销售,一是在外地设点直销,二是直接进入其它地区相关的建材批发市场销售,三是主要靠代理商(或中间商)销往国外。在内销方面没有形成“林、工、贸”一体化,外销又仅仅局限在寻求代理商,很大一部分利润被中间环节盘剥,而且这种代理方式由于中间环节多,资金回收较慢,不利于资金的回笼,个别企业甚至发生被坑被骗的现象。
(四)企业管理落后。大部分企业是本地家族式管理,产业观念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发展意识和学习意识不强,企业管理水平较低。其次是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企业融资难、途径少、发展后劲不足;林业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中介服务组织和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三、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通过调研考察和分析,当前我镇的木材加工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面临着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
(一)从挑战和不利因素看: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出口退税下调,削弱了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利润;二是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三是国家实行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来就缺少资金的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缺乏流动资金,部分企业被迫停产或关闭;四是国内消费品市场低迷,产成品销量明显下降,造成部分企业产品积压;五是行业竞争逐步激烈,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国家在环保方面对装饰材料的甲醛释放量作强制性检查,许多大城市对甲醛释放量实行市场准入,使我镇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环保不能达标的木材加工企业压力增大,这些都给我镇板材加工企业敲响警钟。
(二)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一是近期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融资环境有望得到极大改善;二是国际、国内对林产品的需求量仍然很大,尤其是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用于工业和家庭装饰的木材产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三是省属工程元兴水坡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大减少木材运输成本,与周边板材加工业先进地区相比,我镇每生产一方板材产品,在运输上就可以减少成本一、二百元。四是我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五大类100多个品种的林产品结构,有些产品已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镇的木材加工业在未来发展中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但也拥有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下大力气,措施得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我镇的木材加工业就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四、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规划
面对当前和今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我镇的产业基础优势和资源优势,我们认为,我镇的木材加工产业定位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应该是:以板材为主,家俱主导,多元发展,形成“一业特强、多业兴旺”的发展新格局。力争在今后5-10年内,形成以板材深加工为核心的多系列、多品种的家居装饰用材以及家俱等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新建和培育林业加工省市级龙头企业20家,年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年营销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要实现上述目标,迫切需要像南京林业大学这样对口高校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指导我镇木材产业突破发展瓶颈,推进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科学发展,达到互惠双盈的目的。
五、我镇木材加工业发展措施
紧扣“五新”主题,在新常态下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第一要事,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围绕“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等重要指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以“比技术改造、比品牌创建、比产业集聚”为主要内容的“三比”竞赛活动。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领导”式的帮办服务,及时发现并努力解决问题,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在挖掘新优势方面下功夫。全面剖析桑墟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优势,把具备的优势转变为竞争的优势、发展的优势;抓好存量企业挖潜,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改造、资产重组、贷款扶持、服务帮办等方式,再造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实现“零地招商”。努力打造一批有生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骨干企业,不断增强本土企业“造血”功能,比较大限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传统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在适应经济新常态方面下功夫。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围绕补链、强链来有目的引进项目,培育大企业,用好政策,构建主导产业。一是抓好存量企业的“绿色化”。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改造、更新换代、兼并重组、关停并转、贷款扶持、服务帮办,努力打造一批有生命力、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骨干企业,不断增强本土企业“造血”功能,比较大限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传统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真正将木材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二是抓好增量企业的“绿色化”。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新”的发展道路,围绕补链、强链来有目的引进项目,培育大企业,用好政策,构建主导产业。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和“产业链招商”策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要两手抓,双促进,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以招大引强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增添后劲。恪守生态底线,提高招商门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互联网经济,通过高端的绿色增量来稀释现有的低端存量。
(三)在推进转型升级新发展方面下功夫。在“特色、集聚、绿色、高效”四个方面下功夫。坚持一手抓新项目引进,一手抓老企业培育,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深入挖掘厂房利用潜能,做好内培联创、鼓励全民创业、多措并举加快厂房利用。因地制宜,指导村(居)发展,做到一村一品。实施“腾笼换鸟”,立足产业特色进行培育。对于一些形象不好、安全隐患多、长期停产、复产无望的企业,尽快清理、处置盘活。采取“小项目给大项目让地搬入标准化厂房发展、不同产业项目给主导产业项目让地进入同类园区发展”等措施,加快产业集聚。对245省道、桑高路沿线萎缩的企业实行分步搬迁,腾出更多更好的地块用于引进和新上大项目,不断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努力提高企业生产的节约化和精细化水平。
(四)在谋求改革新成效方面下功夫。坚定不移地落实各级改革要求和精神,主动作为,强化责任担当,突出市场化导向,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企业和社会主办的运作模式,组织企业建设桑墟镇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加工产业合作基地。围绕本地区主导产业和园区定位,就如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园区定位聚集项目,邀请林业大学专家对我镇木材的深加工及新产品进行研讨,为行业和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并为企业与他们牵线搭桥,重点在机器改进、人才培养与引进、产品升级、制胶设备、产品环保、降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人造板制造技术等方面,搭建良好的产、学、研、用协作平台,通过合作组织开展人才培训和引进人造板技术人才,将高校科技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通过网络形成互动效应,为高校和企业提供服务。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到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强化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增加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促进木材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