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世纪的营林探索,才有了这建在沙丘上的林海。”林场工作人员高振标说,商丘民权林场的“申甘林带”长24公里,是全国平原四大人工防护林之一,呵护着万亩良田。“如今,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重点培育大树,又为彻底改善沙区环境带来新机遇。”
以林场杨树刺槐混交林区为例,去年被划定“国储”以来,为提高林木生态产品质量,林场每年两次机械旋耕抚育,优势树种杨树在伴生树种刺槐的辅佐下,生长迅速,木材蓄积量明显提升,不但储备了更多良材,而且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的生态效应倍增。
据介绍,由于之前几十年我国重采伐、轻培育,森林资源透支严重,成为世界人均占有森林和木材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之一。同时,小老树、麻秆儿林较多,“远看满山绿,近看无良材”成为大部分森林的真实写照,大径级木材仅占资源总量的5%。目前,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接近50%,面临进口受限与国内短缺两大风险。
为更好地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缓解大径级材结构性短缺,实现大树满山、良材遍地的梦想,我国探索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在去年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今年又划定了1500万亩国家储备林,我省作为“长江以北唯一试点省份”,承担起探索平原区国储林建设经验的重任,先后被国家赋予100.2万亩国储林划定任务,涉及23个国有林场和2个林农专业合作社。
10月14日至15日,全国木材战略储备基地暨林业国际贷款项目信息宣传工作座谈会在郑州召开,国家林业局速丰办综合处处长李海涵就表示,相对一些省份已成功营造的大径级木材林,商丘市民权林场并非国储林重点。“之所以请全国的代表来河南召开现场会,就是要推广河南在平原地区,尤其是沙化地区造林绿化的先进经验。”
“在森林面积持续增长土地受限情况下,培育大径材也是很好的生态建设方式。”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有关专家测算,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可多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如果全省5386万亩森林,有一半培育成大径材,就能多吸收5倍左右的二氧化碳,通过间接节能减排,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环境容量。
据悉,所谓国家储备林,是指列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由国家统一收储、动用及轮换,具有一定规模和培育潜力的珍稀树种及大径级活立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