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四大人造板生产基地之一,文安县人造板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快速成长为县域的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被誉为“中国板材之乡”。历经三十年的砥砺发展,如今文安县可谓是华丽转身,焕发新生,发展势头越战越勇。 而这一切要转折于涅槃之变的2017年。
文安人造板产业之前虽然发达,但是长期以来生产工艺落后、作坊式工厂点多面广,低端产业粗放发展,无序排放屡见不鲜。特别是企业集中的“左柳滩”(左各庄镇、大柳河镇、滩里镇)区域,环境污染与破坏日益突出,既严重危害当地人民的身心健康,也成为文安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对接河北雄安新区的障碍。
因此,2017年四月份以来,文安县就大刀阔斧开展了以“左柳滩”人造板集中区综合整治、卫生集中整治和“散乱污”及VOCs企业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短短3个月,文安县关停整顿所有人造板生产企业2000余家,取缔所有扒皮厂、粉料厂、劈板厂等原料加工厂5000余家,淘汰燃煤锅炉1529台,提前5个月实现“清零”目标。
不夸张的说,当时文安板材企业遍地哀鸿遍野,业内也不乏一些忧虑的声音,觉得文安30年的心血毁于4个月环保严查,当地板材发展会一蹶不振,竞争优势不再,板材基地的称号将不保!
但其实在堵的同时,文安县也致力于疏。他们投入技改资金上亿元,用于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厂房拆减重建、生态绿化、安全生产等方面提标改造;制定出台环保部认可的《人造板行业整改规范二十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VOCs治理设备,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以保证整改效果;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与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对接;8月7日,中国林科院国家级人造板研发中心、国家级人造板检测中心在文安挂牌成立;8月10日,北京林业大学在文安设立人造板技术研究院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工作站;文安县的金秋、大地等一批企业受邀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制定出台了《人造板行业转型升级办法》,鼓励兼并重组,实施“腾笼换鸟”,在已拆除的“散乱污”企业占地上,引入了“科技成果孵化小镇”、“科创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等。 以环保促进转型,以整治焕发新生,文安县终究是熬过了阵痛,人造板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据统计,文安人造板产业在整治前的2016年,贡献税收不到1.2亿元,占全县税收的10.6%;整治中的2017年,贡献税收1.6亿元,占全县税收的11.3%;整治后的2018年,贡献税收超2.5亿元。
如今文安人造板产业定已在科技发展之路上释放新活力,再创新辉煌。环保不好、科技不强,大局不保,只有痛下决心,壮士断腕,转型升级,才能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期待未来更多的“文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