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明室”和“嘉木堂”
我问伍嘉恩,2011年比利时“侣明室”明式家具收藏被拍卖时,她是什么心情。她扇了扇手中的木折扇,低下头陷入了回忆。
“将积累的收藏拿去卖,将整体收藏分散,怎么说呢,人家卖东西,我没有特别觉得这件事应该不应该。毕竟每个人的收藏,每个人私人财产的分配,都是由自己决定的。但是,学习明式家具,不仅需要通过书录,更需要对实物进行上手考察,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实物收藏留下来,对明式家具研究的传承是很难的。”
明式家具的设计极其简约
伍嘉恩在她所著的《明式家具经眼录》中,对2011年5月21日这场拍卖是这样描写的:“笔者出席展览开幕式,心情激动又复杂。激动的原因是‘侣明室’藏品,几乎悉数来自‘嘉木堂’,上次他们公开亮相,已是五年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的‘永恒的明式家具’展览。与他们重逢就如亲人、故人相遇,那种感觉,扣人心弦。复杂是因为这经过20多年努力才集成的高级别明式家具收藏,即将被投入市场,在北京上拍。就譬如多年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即将各走各路,各散东西。”
那天晚上,各地藏家聚集在中国嘉德的拍卖现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南厅连两侧走廊和座椅后方都挤满了人。当晚,“侣明室”的70件套家具全部以高于估价数倍成交,总成交价高达2.47亿元人民币。文章末尾,伍嘉恩只寥寥写下一句:“一夜之间,比利时‘侣明室’收藏的明式家具各散东西,被新一代关注明式家具的人接收。”
伍嘉恩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侣明室”,曾是她作为明式家具商这30年的见证。
1985年,随着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赏》的出版,中国掀起明式家具热潮。明式家具自内地不断涌现于收藏市场,香港在彼时成为重要的文物集散地。“多年追求明式家具,从来未经历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能购买那么多材美工良的黄花梨珍品,真是眼花缭乱。兴奋之余,意会到新的收藏时代已经来临。”对明式家具的喜爱,使伍嘉恩想将所见到的精品明式家具全部买下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收藏欲,伍嘉恩从单纯的明式家具藏家转变为行家,1987年在香港创办了经营明式家具的古董行,王世襄为其命名“嘉木堂”。
1990年,比利时籍企业管理顾问专家菲利普·德巴盖经过香港时无意走进刚刚成立三年的“嘉木堂”,并自此决定开始收集明式家具。此后德巴盖至少每季都会去一趟“嘉木堂”,还会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上挑选明式家具纳入收藏,而伍嘉恩成了他的收藏顾问。他的藏品日益增加,逐渐成为一套趋于完整的系列,德巴盖决定新建一幢住所,与这些明式家具生活在一起,“侣明室”藏品系列之名由此而来。
同一时期,香港的叶承耀医生也找到伍嘉恩,他的“攻玉山房”在日后与“侣明室”一起,成为收藏界最大的两组明式家具私人藏品系列。
“所有经过我手的家具,我都把它们视作我的家具。”伍嘉恩对我解释,成为明式家具商的她后来秉持这种“过手即拥有”的精神,为每件家具找到一个好归宿。
伍嘉恩并不满足于此,她开始从买卖层面上升到家具研究,为藏品著书立说并举办展览。1999年她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策划叶承耀医生藏明式家具展。2003年,巴黎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重建后以“侣明室”藏品作为开馆特展,2006年,伍嘉恩与吉美博物馆馆长共同策划,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举办“侣明室”个人藏品展。
“侣明室”20年的积淀,在2011年戛然而止。德巴盖夫妇因为离婚面临分割财产,不得不将“侣明室”整个系列的所有藏品尽皆出售。伍嘉恩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行业内将拆散藏家藏品的因素总结为“3D”,即三个英文单词的开头字母,“欠债”(debt)、“死亡”(death)和“离婚”(divorce)。“显然侣明室就是赶上了divorc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