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所涉及的,都是木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材质。在家具行业和木材交易行业里,许多人甚至将材质看做衡量木材优劣的主要指标。
“材质”这个概念固然是衡量木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同时也是木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上面提到的“材质细不细腻”,就兼具审美意义和木材的物理指标意义;同样,手感也具有类似的含义:人们一般把入手沉重的木材看做好的木材,对这种“好的”木材,心里自然也会有一种美的感觉。
从木文化和木材应用的角度看,材质是衡量木材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权重仅次于香气、木纹这两个主要指标,而高于材色、材径这两项指标。
跟木材的其他重要指标一样,材质是一种可以进行经验性考察的指标。
那么,如何考察材质的优劣呢?或者说,材质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呢?
材质是由木材结构的细腻程度、油性、气干密度、结构的方式等要素构成。
木材的细腻程度,既是我们鉴定木材的经验性重要指标,也是木材学木材鉴定的重要理学指标之一。这个指标越高越好。如纯黑乌木的材质,堪称我们这个地球上比较为细腻的,已经细腻到我们用肉眼看不见材质结构的地步。紫檀木也是以材质细腻闻名天下。作为白木中的代表,比较优质的楠木心材(金丝楠木)也是十分细腻的。今年初大叶檀先生发现的那个金丝楠树种,之所以长期不被人承认是金丝楠,跟它的材质不够细腻有重大关连。
油性的高低,不仅决定着木材耐腐耐磨性的强弱,往往还决定着木材的气干密度等其他一些重要特征。在实际应用中,油性是考察木材材质优劣的核心指标。包括全部红木在内的所有硬木树种的木材,都是富含油性的木材;白木中的优质树种,也都是富含油性的。当然也有个别例外,比如油松的油性很高,但因结构松散、不够细腻,称不上优质木材。
气干密度这个概念,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木材的比重,也就是入手的重量感觉。气干密度越高,往往意味着材质越好。这个指标也是木材学衡量材质的主要理学指标,一般是指木材含水率在12%左右(干透)时,每立方厘米木材有多少克重量。比如在全球数十种花梨木中,《红木》国标就是以气干密度0.76这个指标来划分花梨木与亚花梨的,达到或超过0.76的就是花梨木(因而只有7种花梨木),其余几十种只能屈居亚花梨行列。气干密度达到或超过1的,就是沉水料,入水即沉,这种料一般都是好料。即使结构比较差的紫油木,虽然做家具不成材,但因为气干密度超过紫檀木,同样也是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非常高的一个树种。在材质结构相同的优质楠木中,滇润楠树种的气干密度比桢楠树种的气干密度高出15-25%,因此可以判断出滇润楠材质大大优于桢楠的。
结构方式在材质考察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但在某些情况下,结构方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种木材的市场价值。比如桃花心木在欧美被高度推崇,除了其材色指标外,就因其结构纹理顺直,加工容易,变形率(木性)低。相反,紫油木虽然密度远远超过紫檀木,油性极高,但该种木材结构杂乱无章,加工极为困难,在家具制作领域里被看做“不成材”的料,从而大大降低了它的市场价值。再说维腊木(绿檀)吧,其油性之高远在紫檀之上,气干密度也跟紫檀相若,大多还有很好的芳香气味,被奉为美洲的神木,但价格却始终上不去,就因为它的结构方式不佳,也不够细腻,做工艺品时显得粗糙,不适宜精雕细刻。
在实际应用中,木材的油性、细腻程度和密度这三项主要指标,都是不可分割地综合应用的。也只有综合考察木材的这三项甚至更多指标,才能准确地判断出材质的优劣和等级。
实际上,单独考察材质的各项指标,也不能正确衡量出木材的综合价值,还必须结合木材的香气、木纹、材色、材径等因素来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