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际木业动态 » 美国木业动态
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从美国木材危机看道理

2015-01-04 21:31作者:中木商网4900
   0.webp
       美国是世界上木材采伐量比较大的国家,消费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很少美国人会担心本国木材会被采伐殆尽。一百年前却并非如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曾经历过一场“木材危机”,木材短缺引发的恐慌远比70年后“石油危机”严重得多。事实证明,美国没有像末日预言家所说的那样,“木材供应即将终结”,一切安然无恙。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上下普遍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可以理解,美国地理得天独厚,西部拥有大片广袤的未开发领土,源源不断的移民提供了丰富劳动力。资源也不是问题,铁矿石源源不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至少还够开发500年。木材资源更不用说,大平原和西部拥有广袤的森林,即便在东部山区,木材供应还很充足。村庄和市镇的优先考虑建筑材料都是木材。家庭燃料几乎很少用煤,美国人的壁炉设计得比欧洲家庭宽大,耗费燃料更多。铁路建设消耗了全美木材产量的四分之一,大量木材被用作铁轨枕木,并且还要定期更新。在其它领域,轮船和码头建造,道路铺设、桥梁涵洞、电线架设,木材被广泛应用。
    木材生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耗,不过美国人似乎“鼠目寸光”,不担心森林耗竭,大手大脚随处可见。伐木工人使用一种叶片厚,齿间距大的电锯,运转速度快,作业效率高,很大部分木材却被据成锯末。欧洲建筑多使用金属沙石,美国人使用木材却到了奢侈的程度。铁轨枕木很少风干,腐烂特别快,每年有接近20%的枕木要换。没有人想过节约木材。
    进入20世纪,关于“木材耗竭”的担心越来越普遍:木材在生活中如此重要,一旦供应断绝,美国人应该怎么办?报纸标题总是充斥着这种担心,一场“林木饥饿”正在逼近。甚至有人宣布:按照当前速度,森林在十年之后将被全部砍光——就像后来的“石油预言”一样。
    事实上比较先感受到变化并试图改变的人,不是环保主义者,而是铁路公司。动机也并非良心发现或环保理念,而是自身利益。铁路公司作为木材消耗大户,对价格比较为敏感,他们通常拥有自己的林场。不过造林周期太长,远水救不得近火,他们将成本控制转向其它领域,节约木材和提高使用率。适当风干可以提高木材强度,减少腐烂,延长枕木的使用寿命;此前因成本过高而无法推广的木材防腐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在特定地段使用特别的枕木,例如坚硬的栎木适用于陡坡、急转弯和运输繁忙地区。伐木不再大手大脚,新的锯木齿效率更高,也更节约木材;被弃置不用的边角料被做成木板。和此前的铺张浪费相比,铁路公司无论从枕木到站台,都节约了不少木材。
    这个时期建筑风格有了微妙变化。相比于简单轻便的木质建筑,笨重的混凝土显得不够“美国风味”,但它有几个好处:承重好,适宜大型建筑;材料便宜。人们不再总是追求大尺寸的原木,加工木板也得到普及。道路桥梁的木质部分也纷纷被钢铁取代,木质车身的汽车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让位给金属汽车。美国人发现,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木材更多消耗,价格上涨之后,人们变得珍惜木材。
    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木材短缺”的恐慌消失了。金属和混凝土横空出世,引领美国工业继续高歌猛进。它们的交替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市场演进的必然趋势。任何资源都有替代性,人们会根据成本和效率作出决定,它的信号就是价格。一项资源如果价格过高,效率一定是低下的。价格波动则激励人们开发更新更好的资源。
    美国人所表现的“大手大脚”,实际上也是在资源之间作出取舍。在经济发展中,时间和人力都是成本,在原材料方面精打细算,往往要耗费更多人力成本,耽误时间。一位19世纪70年代初访美的英国人曾说:“美国的木材加工从制造到成品无处不浪费,这种浪费完全可以说是犯罪。”实际上并非欧洲人勤俭节约,而是欧洲地少人多,劳动力价格便宜,木材却十分珍贵,美国则刚好相反。当木材价格上升,美国人也变得和欧洲人毫无二致了。
    市场规律在行为指引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胜于环保说教。很多人则诉诸权力,希望政府保护资源。这种做法的恶果是阻断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了技术进步动力。美国的幸运就在于,当时美国人拥有大量私人林地,能自主处份财产,较少受到政府干预。当各项政策颁布下来,美国人已经依靠市场机制度过了危机。
    
   
商家客服微信
加微信询价
中木商网客服微信
加微信付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木业推荐
最新木业推荐
其他木业推荐
相关木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