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廊坊市维信诺霸州公司生产车间,偌大的车间仅有几名技术工人在监控着整个生产流程。作为中国首条支持全柔性显示技术的AMOLED模组生产线,他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性能位居世界前列。“我们的项目对区域生态环境要求很高,选择在这里落户,看中的就是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明说。
像维信诺这样的优势企业扎根落地,是廊坊市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廊坊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特殊的区位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生态领衔、质量第一的原则。近年来,该市始终把做优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底线,淘汰落后产能,促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文安县左各庄镇大地木业有限公司,笔者注意到,这里的工作环境整洁优美。很难想象,这原来是个粉尘漫天的人造板企业。在去年开展的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行动中,大地木业曾主动停产4个月,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环保提标和技术改造,一举实现了生态质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今年1至9月,公司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27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50%。
廊坊地处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态红线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出于这样的认识,该市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以生态红线为标准抓产业取舍,确定在2020年之前,取缔全部钢铁、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同时让所有污染企业在域内清零。去年以来,廊坊已清理整治1.3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取缔非法排污企业1329家,并关停了新利、前进两大钢铁企业,一次性退出钢铁产能914万吨,占全省去年压减退出钢铁产能的近20%,域内剩余两家钢铁企业也将于明年底全部关停退出。
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换来了接纳新兴产业的环境容量,廊坊全力构建“2+1+6”现代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中,“2”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1”就是“大智移云”首位产业,“6”就是大数据、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六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廊坊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站在霸州市南孟镇北部的万亩苗木基地观光塔上,近百种具有北方特色的乔灌花草木上下衔接,形成了城乡立体化绿化景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廊坊相继组织实施了“两年攻坚战,造林一百万”“两年大提升,创建森林城”“营造百万林,决胜森林城”集中行动,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廊道绿化、城镇绿化等八大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营造林107.89万亩,市域绿化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已接近31%。
为了减少燃煤取暖对大气的污染,2017年至今,廊坊市投入冬季清洁取暖财政资金87.86亿元,累计完成“气代煤”91万户、“电代煤”8万户,基本实现农村地区无煤化。同时,城镇淘汰35蒸吨及以下燃煤供热锅炉199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全域压减燃煤效果显著。压减散煤,廊坊大气质量显著改善,已连续两年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后十位。在2017-2018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廊坊市PM2.5平均浓度为58微克,同比下降38.9%,其中通过实施煤替代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贡献率达37%以上。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对廊坊发展的支撑力正在日益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廊坊38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4亿元,占年计划的116.2%;140项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5.4亿元,占年计划的111.6%。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6.5%,同比增长18.8%,比上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另外,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3.6亿元,增长6.3%;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4.6亿元,增长9.7%,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