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环境保护部出台《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环境保护和供给侧改革相互作用,互为辩证;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落到实处,供给侧改革又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目前的环境治理提供思路,同时为供给侧改革增添活力。
国家供给侧改革,化解产能过胜,降低高能耗,减小污染,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及竞争力。
改则痛,不改则亡
自去年至今,环保严查反反复复,几次了,各行各业都在波及范围内,以木材为例,传统的板厂重污染区域影响较大,或关停,或整改,或迁移。绝大多数规格较小的厂无路可逃,二十几年的初级传统生产模式或走向终结。反而大型厂家因资金雄厚,技术领先,在危机中找到机遇,利于价格合理竞争,订单量充足,后劲十足。
本轮环保检查起于雄安新区的国家级千年大计,由近及远的新一轮环保清查辐射开来,彻底清除河北周边的小厂,逐渐纵伸扩至京津冀鲁豫等地,督查组会按期实地检查考核,力度空前。各地自然提前进入了准备阶段,怕的不是检查,是等待!记得小时候学校里为迎接上级领导来访,厕所都不让用。
检查是一个过程,不会同步,力度会随着时间和远近有所差别的。故势必会造成那边停产停单,这边满单足产,那边关厂迁拆,这边新建扩产。检查组到前,能干就干吧,关键是检查后怎么干。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假如终端需求不减少的话,那将短期出现上游产品供应不足,支持增量前价格稳定。查环保、关停、整改、涨价、断货!企业有单不敢接,2017年生意该怎么做?
哪里的厂子会受益?哪里的港口到货会好销?哪里有新的招商机遇?
根据《2017-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方案》,参加强化督查的人员由环境保护部统一抽调各省(区、市)业务骨干,组成28个督查组。按照安排,每个督查组8人,对“2+26”城市开展驻点督查,两周轮换一次,每个城市全年共安排25轮次。
此次参加培训的是448位参与第一、二轮督查的工作人员。据介绍,此次培训后将为每位参加督查的人员发放执法证,方便开展工作。
有关负责人作出了详细解释,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相关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的安排部署、分工落实及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固定污染源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
“高架源”自动监测设施安装、联网及运行情况;
“小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
错峰生产企业停产、限产措施执行情况;
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企业治理设施安装运行情况。
依据什么来查?
有关负责人告诉参加培训的人员,环境保护部各司局每日将提供“2+26”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小散乱污”企业排查名单、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及预测信息、“高架源”自动监测信息和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信息、“热点网格”监管信息、环境执法监管平台信息、“12369”举报投诉受理信息等。
同时,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将根据“小散乱污”企业分布、2016年“热点网格”信息,综合确定一批重点检查区域,开展飞行任务。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将综合运用可见光、热红外、紫外光谱遥感等载荷,进行遥感监测,及时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报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供督查组参考。
怎么查?
精准发力,综合各项信息内容,确定各地督查重点及目标。
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各督查组应对照环境保护部每日提供的相关信息及被督查城市提供的名单,采取随机抽查与‘热点网格’相结合的方式严查工业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以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督查组报送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的同时,电子件抄送“2+26”城市环保部门,并督促地方严肃查处,举一反三,尽快整改到位。
“这其中的突出问题,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将编发督办通知,送相关省份环保厅(局),进一步督促落实。要求各地对问题进行书面反馈,逐一销号。”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