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当头,在嘉善县魏塘街道南北暑村格漏浜地块,伴随着轰隆隆几声响,机械铲车挥舞着黄色的手臂,忙碌地平整土地。去年4月,南北暑村打响“退散进集”攻坚战,目前,全村178家企业中已经有174家完成签约,65家完成拆除,共腾出土地面积近190亩。
“这个月内,这个区块的厂房将全面拆平。”在不远处,一些彩钢棚仍未拆尽。南北暑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主任石富林说。3月8日,他一清早就赶到南北暑村格漏浜地块拆除现场查看进度。跑现场,看进度,成了他每日的“必修课”。
去年5月,嘉善启动“退散进集”暨村级低端产业腾退整治工作,经过前期排摸,魏塘街道南北暑村腾退形势严峻。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低小散”嘉善木业企业在南北暑村“蔚然成风”,几乎“村村开火,户户冒烟”。“农村不像农村,园区不像园区”,这是当时很多人对南北暑村的调侃。“低小散”木业企业集聚,南北暑小木业集中区曾被浙江省消安委列为重点火灾隐患整治区域。
“从前一回家,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有时熏得人眼泪直流。”家住南北暑村陆家浜的村民张明华说。大量的小木业企业,分散在在整个南北暑村,彩钢棚、烟囱林立。部分企业内“厂中设厂”,企业效益参差不齐,发展红利逐渐消失,污染问题、违法用地、违章搭建等种种问题凸显。
腾退,势在必行。魏塘街道迅速出击,发动企业主体,村级配合实施,街道发力推动,县级部门联挂助力,以雷霆之速,推进腾退工作。县、街道、村三级联动,在南北暑村设立作战室,全面摸底,仅花一月时间摸清辖区企业分布情况,分区域形成八张腾退作战图。走进南北暑村环境综合整治作战室,只见八张图一圈排开,将作战室围了起来。仔细查看,每块图上详细标明区域地块,大块红色标出腾退企业区域,写明了各家企业名称,图末贴着一张表格,将企业负责人、占地面积、腾退时间等信息逐一列出。
“铁军”开路,干部带头。“腾退企业基数大,且大部分企业主是本地村民,工作难度可想而知。”石富林回忆起当时感慨万千。为了带头,他几番给家里人做工作,在儿子的支持下首先腾退了姐姐家经营的工厂。
自去年4月开始,南北暑村腾退工作“攻坚组”,以铁的意志全力推进腾退工作,挂图作战抓进度,走家串户做工作,刚柔并济发挥“铁军”力量。
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把腾退政策执行关。“腾退标准公开透明,免去了不少争议。”魏塘街道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姚军平说。他指着公告栏上的《魏塘街道村工业园企业腾退补偿评估操作细则》告诉记者,早在腾退工作开展之初,村里就将统一腾退标准公开公布,对有意见的企业主,按标准细则逐条对照解读,去疑惑解争议,腾退工作进展顺利不少。
腾退后,企业路在何方?“该淘汰的不留,其余转移、提升、转产,分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计’。”姚军平说。将环境整治与产业提升结合,政府打造平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牵线搭桥”。由魏塘街道出资规划的“两创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为保证村级集体经济“不缩水”,街道按村中腾退面积给予相应股份。“两创中心”以市场化运作,一旦中心建成后有企业入驻,村集体的钱袋子又将“鼓起来”。
进退之间,机遇方显。在魏塘街道工业园区内的嘉善万源家具有限公司厂房中,一套全新的家具生产设备正在紧张调试中。“这次购入新设备,我们投入了700万。”嘉善万源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潘志成介绍。过去,该企业在南北暑村以生产细木工板为主,腾退期间厂房搬迁至魏塘街道工业园,将产业链延伸到了家具制造。据悉,这套新设备一旦投产,该企业的年产值将从1000万上升到4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