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耳豆,落叶大乔木,高10-20米;枝广展,嫩枝、嫩叶及花序均被白色疏柔毛,小枝绿色,有明显皮孔。幼树皮灰白色,老树皮青灰色,树冠伞形。小枝绿色,皮孔明显;2回偶数羽状复叶,羽片3-9对,小叶5-20对、镰形、长0.8-2cm;头状花序有花8-15朵,花小、绿白色,花期4月;荚果弯曲成耳状,长6-7cm,9-10月成熟时灰黑色。
中文学名:象耳豆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豆
科:豆科
属:象耳豆属
分布区域:南美洲及中美洲
产地分布
中木商网陈昌文国广东、广西、福建沿海、江西、浙江南部有栽培。原产南美洲及中美洲,现世界热一带地区各国多有引种栽培。[1]
形态特征
托叶小,早落。羽片(3)4-9对;总叶柄长约6厘米,通常在总叶柄上及最上二对羽片着生处有腺体2-3个;小叶12-25对,近无柄,镰状长圆形,长8-14毫米,宽3-6毫米,先端具小尖头,基部截平,上面深绿色,被疏毛,下面粉绿色,被疏毛;中脉靠近上边缘。头状花序圆球形,直径1-1.5厘米,有花10余朵,簇生或呈总状花序式排列;花绿白色;花萼长3毫米,与花冠同被短柔毛;花冠长6毫米;雄蕊多数,基部合生成管。荚果弯曲成耳状,直径5-7厘米,两端浑圆而相接,熟时黑褐色,肉质,不开裂,每一荚果内有种子10-20颗;种子长椭圆形,长约1.5厘米,棕褐色,质硬,有光泽。花期4-6月。 [1]
生长习性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抗风,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但以在深厚肥沃的土壤上生长较好。
园林用途
象耳豆树冠开展,遮荫效果好,适宜用作行道树或庭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