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木业专家访谈
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一株树苗>1立方米木材

2015-09-13 20:56作者:中木商网3390
   53岁的刘胜民在广东做了15年生意,前些日子回到全南县南迳镇南迳村老家。这次回家,让刘胜民有些纳闷的是,10多年前农民靠砍木头发财,如今他们却开始种树,就连抛荒的山地也紧俏了。

  暮春时节,走在南迳村的古韵梅园里,万余株斑驳古朴的梅树抽出细长嫩绿的枝条,犹如一幅古梅迎春图,在占地3000多亩的丘陵上渐次展开。

  穿行在梅园里,不时遇见三五成群的技术工人在剪枝条。见记者好奇,来自江苏的技术工程师杨林笑着说:“我们是在清理母体的枝条,这样古梅树才可以更好地生长。”

  春季是古梅树生长的比较佳时机,梅园的主人——全南厚朴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志明,密切关注着这一切。他告诉记者,我国南方地区自古就有种梅的传统,但许多梅树年老退化不再结果,就会被果农废弃,甚至直接砍伐变成薪柴。从2008年起,他先后花了1亿多元,从临近省份收集购入了3万多株老梅树,引进了红梅、朱砂、绿萼等10多个梅花新品种。谭志明请北京林业大学的团队研发论证,再聘请江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嫁接梅树,这里移植的古梅树95%都成活了。

  看着眼前的谭志明,记者很难将他和之前的职业联系起来:从下井采矿,到承包矿山开采,谭志明从事矿产工作长达十余年。“如果说砍树破坏环境,采矿的破坏性就更严重了,我很想找一个可持续的方法来还账。”谭志明说。

  2008年,谭志明选择芳香花木产业。这和全南县追求“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该县林地面积1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5%,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为保护好这个南方地区的重要绿色屏障,该县对占比60%、面积达114万亩的林地实施保护。60%以上的林地被保护以后,不能再靠山吃山的农民何以增收?怎样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抓好经济发展,让林农安居乐业?

  立足丰富的芳香植物资源,该县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打造集芳香花木种植资源、苗木繁育、基地种植、芳香产品研发及深加工、休闲旅游六位一体的产业集群。

  “随着产业的发展,全南县创造性地探索形成了一次性租赁,返租倒包,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人入社、地入股和人入社、地不入股六种山林土地流转模式。”全南县林业局副局长江军告诉记者,农民流转土地后,还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前提下,深度融合到产业发展链条中,参与土地价值的“二次分配”,从而实现土地效益的比较大化,激发林农参与芳香花木产业的积极性。

  刘胜民的堂兄刘义林就是其中之一。65岁的刘义林高兴地跟记者算了笔账:他家有5亩田,如果只是种这几亩地,除了能填饱肚子外,一点积蓄也没有。但是按照返租倒包这种流转方式,他不仅可以收到2000元的租金,现在还承包了20亩苗木管理,一年算下来还有2.4万元的管理费。“现在自己手里有钱了,不用向子女伸手要,子女的负担也更轻了。”刘义林笑着说。

  刘胜民的邻居刘成兴,原先靠上山砍伐原木为生,自从谭志明免费给村民发放苗木后,也做起了苗木培育。如今,他的收入日渐提高:“以前砍木头是论立方米卖,每立方米木材卖不到1000元。现在桂花苗木论株卖,比较好的品种一株就能卖1000元,过几年桂花树开花,光一株树的花就能卖到上百元,这个收益更可观。”

  随着全南县在资金、政策、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出台,加上林农的积极参与,谭志明的公司发展迅速:在核心园区,通过移植并嫁接改良后的观赏梅花,已建成梅园面积3000多亩,成为颇具规模的古梅观赏园;建成芳香花木种植资源圃2000余亩;建成厚朴、桂花等芳香花木资源示范种植基地4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1.8万户,种植面积达5万亩。

  但是,在谭志明眼里,这些还远远不够。谭志明告诉记者,按目前的芳香花木种植规模,年产鲜花可达5000吨价值2亿元,如果用来提炼精油,价值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升5倍。

  可观的市场前景,让谭志明决定一搏。他说:“为了保证芳香产品品质,我们准备和国际接轨,已经聘请了法国的调香师和日本的工艺师。”

  坐在自家老屋门前,刘胜民告诉记者,看到家乡的变化,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他的亲友们建议他,可以搭上芳香旅游的顺风车,开办一个农家乐,生意肯定差不了。

商家客服微信
加微信询价
中木商网客服微信
加微信付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木业推荐
最新木业推荐
其他木业推荐
相关木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