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企业品牌宣传 » 品牌推荐 » 红木家具品牌
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红木家具行业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2015-08-14 12:34作者:中木商网2380
   在2014年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的年会中,我们初步统计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从事传统家具生产的企业已经接近2万家。另外,从去年中国家协主席团成员交流反馈的信息来看,整个传统家具行业,每天开料的数量在1000吨左右。就前一个数字而言,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则是近年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使得拥有红木家具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同时,也使得此前卖掉老家具去买沙发、片面追求洋品牌的趋势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红木家具环保、典雅、传世和保值、增值的特点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让我们看到了红木家具市场异常繁荣的一面。就后一个数字而言,它又让我们对整个红木家具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了担忧。我们知道,用于制作家具的名贵红木的生长年限都很长,短期内都很难再生,像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的迅速消耗和彻底枯竭,就是一个明证。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发展,不出三五年,红酸枝和小叶紫檀也将会被消耗一空。这就提醒我们,一定要转变对待行业的态度。对于众多生产企业来说,就是要彻底转变此前片面追求产品数量的观念,转向对产品质量和艺术水平的追求上来,否则不仅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在危及整个红木家具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作家具已三国鼎立?

  《古典工艺家具》:传统家具中,“京作”、“苏作”、“广作”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形成了三个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而在当代,也涌现出了一批后起之秀。如“仙作”、“东作”、“晋作”等,虽风格尚未突显,但在当代传统家具市场中表现活跃,割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是否意味着新作家具已形成新格局?你认为我们这个时期是否有望取得像明清家具那样的艺术成就呢?

  我不认为当前的“仙作”、“东作”、“晋作”可以和传统家具历史上的“京作”、“苏作”、“广作”相提并论或并肩媲美。传统家具历史上三大流派均有成熟的艺术风格、工艺特点和文化根源,是传统家具文化意义上的流派,而现在提到的“仙作”、“东作”、“晋作”是不同地域的生产加工制作产业群,不是同一个高度和级别。具体来讲,传统家具历史上的“京作”、“苏作”、“广作”这三个流派,其背后对应的是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以及沿用不同材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例如“京作”是以清代宫廷家具为主,代表的是人间皇权的审美趣味,是入世的艺术。“苏作”则是明式家具的代表,它表现的是文人士大夫隐逸田园的审美趣味,是出世的艺术,而“广作”则代表了商贾大众的趣味。从材质方面而言,“京作”对应的是紫檀,“苏作”对应的是黄花梨,“广作”对应的则是红酸枝。这三个流派的形成,都参与了整个中国传统家具历史的建设,对后世影响深远。而现在所谓的“仙作”、“东作”、“晋作”,它们实质上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产业群,还没有形成各自鲜明的艺术风格,或者说只是略有特点但是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在市场份额和经济效应上,可以说“仙作”、“东作”、“晋作”集团作战比较成功,从艺术和文化上距离自成一派还很遥远。

  红木家具地域流派风格的形成不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就会结出硕果的,也不是几个龙头企业开会商量就可以制定的,地域风格的形成是该行业发展成熟后市场进行细分,在审美品位高度提升并形成不同倾向的审美趣味后,影响和引导生产企业逐步发展的一种结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

  中国明清家具之所以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为全世界所瞩目,那是因为他们都有一个优秀的设计群体。明代的家具是由文人士大夫阶层主导设计,他们的审美眼光高超,文化素养深厚,直接把书法和绘画中的审美意识带入到家具制作中。清代康雍乾三朝成立了清宫造办处,汇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有人专门负责图样绘制,设计图纸往往还会经过皇帝的御览钦定,因此明清两朝的家具设计制作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而我们当代传统家具的设计环节实际是一片空白,设计人才缺乏、设计能力不足是我们行业的比较大问题。有些家具创新很多都是老板一拍脑袋就开工,老板在做设计师的事情,受限于专业设计知识以及审美品位和文化素质的制约,导致这些家具在造型比例上往往问题众多。所以,新作家具要想真正自成一派,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传统家具设计艺术的重视,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开展传统家具造型设计专业,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另外对于技术工人应该也有相应的技术培训、级别审定的培训评估机构,只有这样整体提升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才具备不同地域艺术风格形成的土壤和条件。

  原材料市场分析

  2014年红木家具原材料市场整体表现,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平稳的。具体的来讲,黄花梨是逆势增长,相比于2011年,2012年年底黄花梨的价格上涨了70%以上。原因一方面是黄花梨家具已经具备传统家具中的标杆效应,逐渐凸显出艺术品收藏的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兴的经济成功人群逐步扩大,喜欢传统家具的高端客户都希望能拥有黄花梨的家具。而无论是海南黄花梨还是越南黄花梨,自然的资源

  枯竭,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正是黄花梨价格飞涨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一块20多公分宽、1米多长的中等规格的海南黄花梨板料,近期市场价格1市斤在1万元以上,多年来黄花梨的走势一直是直线拉升没有下调的迹象和可能。越南黄花梨原料也已经枯竭,据我们估计,目前在国内藏家手中的越南黄花梨大料总量不会超过400吨,木料资源的匮乏,使得近年来越南黄花梨的价格也是格外坚挺,过去海南黄花梨的价格比越南黄花梨差异比较大的时候,要贵10多倍甚至20倍左右,现在则只有2到3倍的差别。一块30公分宽、8公分厚、2米长的越南黄花梨板料,按照不同品相,其市场价格一般在7百到8百万元1吨。小叶紫檀2013年的价格,同2014年同期相比,则回落了20%左右。而大叶紫檀尽管名字里也有个“紫檀”,但它实际上属于黄檀属黑酸枝木类,所以它的价格一般只有小叶紫檀的1/4左右,材质的优势与老挝红酸枝相比并不明显。再看老挝红酸枝,一块70公分宽、1到3公分厚、2米长的红酸枝板料价格,目前的市场价格均按每片论价,价格在7万元左右。中等规格的红酸枝板料价格,则在15到20万元1吨。红酸枝中小料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略有微调,但仍保持坚挺的状态。其原因一方面是在2010到2011年期间,红酸枝的涨幅过快,市场需要一个消化过程;另一方面,整个经济形势不太乐观,红木家具市场相对冷清,许多买家在买料时表现的也相当谨慎。

  替代材种

  《古典工艺家具》:2012年充斥在媒体版面的新闻,金丝楠热必不可少。每天都能见到各种如“一张金丝楠桌子价值一个亿”等噱头报道,2012年底又出现了类似手法炒作乌木的报道,“乌木家具天价频现”等新闻常见报端。那么,金丝楠和乌木到底属不属于红木范畴,市场炒作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多远?

  金丝楠是软木,不属于红木,而乌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则有明确的规定,属于8类中的其中一类。目前的金丝楠家具市场存在明显的炒作痕迹。在国际传统家具高端级别的拍卖市场上,金丝楠素身的家具基本没有,只有一些漆木家具和用金丝楠做木胎的包镶家具,但成交价格都很低廉。而且迄今为止,拍卖场上还没有出现一件古典家具拍卖过亿元的,黄花梨、紫檀都没有。因此,一件金丝楠家具作价过亿甚至几个亿,只能说是人为夸大家具工艺与材料,纯属无稽之谈。金丝楠木原料目前供应量较为充裕,其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口径20到30公分的拆房老料价格为每吨2到4万,有些有漂亮花纹的,每块价格为6千到8千元之间。从地下或水里挖捞上来的金丝楠阴沉木,每立方米价格在8万至10万左右。由此可见,金丝楠市场炒作的价格与其实际价格相差甚远。

  《古典工艺家具》:尽管金丝楠和乌木炒作痕迹明显,但也从侧面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红木原材料存量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替代材种的出现和更新,保持红木市场的活力和生命力。在将来,替代材种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什么样的木质适合做传统家具,替代材种以什么样的姿势登台,仍有待考量。对此,家具协会的观点是?

  我觉得红木家具的替代材料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红木》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5属8类33种木材中,只有一小部分因被用来制作家具而为大众所熟知,大部分木材都还没有被用来制作家具,因此,利用的空间非常大,新的材料使用需要一个市场逐步认识和适应的过程。对将来这些新材料来说,只要以比较真实的姿态登场就行了,所谓“真实”,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材料就做什么样的家具,什么木材成本就以合理利润卖什么价格,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但是,我们这个社会非常浮躁,一些商家联合一些木材专家在各类媒体宣传造势,大肆宣扬和吹嘘新材料的价值,希望运用媒体的舆论引导,给消费者洗脑,让消费者掏越南黄花梨的价钱来买大叶黄花梨,将大叶紫檀家具当作小叶紫檀卖;将微凹黄檀当作老挝红酸枝卖;将软木家具的楠木当作海南黄花梨价格卖,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荒诞现象,是搞材料替代还是价格替代?所以,我说红木家具的替代材料问题是个伪命题。

  另外,我们要清楚,侧重于收藏级别的红木家具和侧重于实用功能的红木家具是不同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分化,红木家具制作也必将沿着这两条路子来走。随着黄花梨、紫檀、红酸枝等传统名贵木料资源的渐趋枯竭或逐步减少,用这些木料制作的红木家具精品,比较终都要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注意,我强调了必须是名贵材料制作的家具精品才会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不是所有的名贵材料做的家具都必然是精品!对于黄花梨、紫檀、红酸枝这些材料制作的红木家具而言,它不是普通大众的家居生活必需品,不可能也没必要走进千家万户,它们只能为少数人所收藏和欣赏。所以说,对于收藏级别的红木精品家具而言,是不存在所谓替代材料的问题的,颜色和款型可以替代,价格和价值无法替代。

  第三个高峰何时到来?

  《古典工艺家具》: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系列书籍问世,带来了中国传统家具的第一个收藏高峰并促进了仿古家具行业的初步发展,那么2000年~2011年这十年,仿古家具行业则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仿古家具销售与古董家具收藏市场同步繁荣,拍卖场的古典家具,屡屡创下天价,单件家具直逼亿元而去,可谓是传统家具行业的第二个高峰。而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传统家具行业市场相对冷清,整体行情处于回调与下降的过程。在家具协会看来,这样的顶峰和下滑,对于红木家具行业而言都是属于正常现象么?这个下滑的过程还会持续多久才会触底?大约多少年之后还会出现第三个高峰?

  评估行业的未来趋势就需要回顾行业的前期发展。从本世纪初也就是2000年到2011年,这十多年可以说是红木家具行业的黄金10年。在这期间从事红木家具行业生意的绝大部分商家,无论是经营木材的,还是生产和销售红木家具的,甚至做木工机械和铜件油漆的都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回报和收益。从行业规模的发展和市场营业额的递增这两方面来讲,过去这10年,是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一个经济巅峰时期。也就是在这10年中,整个行业才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诸如福建仙游、浙江东阳、河北大城、广东新会、台山以及江苏苏州等传统家具生产的集散地。而在此之前,国内红木家具行业只有零散分布的几家作坊式家具制作工厂,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产业群。

  另外,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如同中国经济一样,也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的黄金10年是红木家具无论高低雅俗和优劣美丑都可以卖个好价钱的10年,实际上这种状况是不正常和健康的。我们后续发展中,是继续大批量的砍伐名贵木材进行粗放式的加工制作?还是缩小行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来做精品?是做单纯来样加工的生意还是创立品牌打天下?红木资源是有限的,它无法支撑我们行业无节制的发展,如何利用稀缺的名木资源使行业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将加工制作向设计制作转型?如何将现在满大街的名贵木材大路货级别的红木家具趋势,向名贵木材的收藏级别精品红木家具转型,就是我们行业面临的问题。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只是有所放缓而已,并没有出现急剧的衰退,所以我们行业不会面临太大的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得够挺得过来,那些核心竞争力不足而又缺乏明确定位的企业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商家客服微信
加微信询价
中木商网客服微信
加微信付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同类木业推荐
最新木业推荐
  • 湖南岳阳一木材加工厂被查封
  • 湖南岳阳一木材加工厂被查封,5月21日上午,岳阳经开区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组织工贸科,会同西塘镇应急办和岳彭村联合开展执法行
  • 违法
其他木业推荐
相关木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