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珍稀性,蛇桑木只生长在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和巴西相邻的一些偏远地区,总面积约1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平均每100公顷左右才有极少的几棵,总蓄积量大约在二三十万立方米。这样的储存量看起来似乎不少,但蛇桑与海南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类似,能使用的只有原木的心部,如直径50厘米的原木,心部直径大约只有10-15厘米。这样一来几十万立方米的原木,折算成标准的交易单位——重量,也只有仅仅的几万吨净材。从蛇桑木的砍伐历史来看,到目前为止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在2000年以前,蛇桑木的使用量很小,主要是供应当地和欧美工艺品市场。自2003年之后,蛇桑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出口量不稳定,目前国内市场蛇桑累计量约两三千吨。出口国家主要集中在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则只允许当地少量开采。另外,对苏里南来说,排除一些极其偏远的山区,剩下的有效可开采量,大概只有一万吨左右。以目前每年1000吨左右的使用量来说,预计用不了几年,蛇桑也有可能被列入濒危树种。
论独特性,蛇桑木更是傲视群雄。首先,它是世界上比较重的木材,气干密度接近1.2g/cm3,有木中钻石之美誉。但真正令其卓尔不群的是其奇特的花纹。从它的名字——蛇木、字母木、豹木等等中就能体会得出,其木纹像蛇纹,又像美洲豹纹,似拉丁字母、又似甲骨文。而且,这种独特的花纹,还可以在兰花、水波身上看到类似的风采,仿佛是一种天上的物种,掌握着大自然的某种神奇密码。
据了解,欧美人其实是比较早知道这种珍奇木种的,但一直以来开发数量相对较少,主要用来制作枪柄、刀柄、烟斗等高档器具。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人前往苏里南开发木材,才开始接触蛇纹木。
南美热带森林,是世界三大森林中开发程度比较低的,也是中国人涉足比较晚、比较少的。更何况蛇桑这个木种只是生长在南美大陆的一个小角落。无论苏里南还是法圭,都是中国人甚少听闻的国家。有人说美女是养在深宫人未识,蛇桑木,则是养在遥远偏僻的热带森林中,当然无法让中国人见识其真面目了。虽然出身小户人家,但从这偏远的森林中诞生出来的蛇纹木,一旦展现在国人眼前,绝对是一种惊艳和震撼。
以中国人对珍贵木头的传统观念来看,蛇纹木自然是制作红木家具的优先考虑。十多年前就有南林大教授在文章中断言,蛇纹木的材质,完全可以入选红木范畴。然而,一来蛇纹木的花纹如此独特,无法将之归于红木的任何一类。其次,蛇纹木的材质,也颇有些桀骜不驯,早期用它来做红木家具的尝试者,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对应的成熟烘干工艺,制作出来的家具虽然漂亮,却需要太多的售后整修,这也是无法进入红木殿堂的客观原因。
也正是这个原因,十几年来,经典的红木家具材,动辄升到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位,后来新被列入红木目录的非洲材、南美材,身价在几年间也翻了几倍,只有蛇纹木,仿佛笑看江湖的前辈,至今仍是不足每吨十万的价位。要知道,九十年代蛇纹木在苏里南的锯材价格,可跟当时中国的海黄相比。
比较近几年,国内一些厂商,把目光投向用蛇纹木制作高档工艺品上面。比如制作成佛珠,除了出众的手感和质感,独特的纹理又生出万千变幻,有人说蛇纹木兼具小叶紫檀的手感和海黄的花貌。这样看来,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蛇纹木犹如蛟龙入海,一定能大展风采。
另一方面,在红木家具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趁行情不显,悄悄地吸纳优选的材料,慢慢摸索用蛇纹木制作成红木家具的独门工艺。经过几年的耕耘,目前已经有精彩的作品问世,只是产量较低,还没走向市场,就被藏家悄悄收购。按照这种迹象来看,蛇纹木在中国,逐步经历一个慢热再到热炒,也未可知。但不管怎么样,好东西,奇特的东西,总会在中国找到其应有的价值定位。
比较后,再说说名字。其实,这个木的正式中文名字叫“蛇桑木”,这篇文章中用的“蛇纹木”是一个俗称。但是这两个名字,都不很讨好。其中的“蛇桑”二字,在广东一带,甚至还是一种忌讳的发音。
在中国,蛇通龙,属相中的蛇,就被称为小龙。以龙来命名这个木,真正传神地体现了这个木的尊贵和神奇。所以,我们郑重地推荐,将蛇纹木的正式名字起为“龙檀”。
在苏里南,这个木也被叫成美洲豹木。当地人总是把美洲豹称为虎(Tigar)。
“虎据龙蟠”,“龙腾虎跃”,“生龙活虎”,这些成语彰显龙和虎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享地位。一种木头,能同时兼具龙和虎的某种特质,这是何等的奇特和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