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数字化转型驱动人造板产业提质增效,藤县坚持“智改数转”赋能,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场景,不断加快高水平制造业创新平台建设,助力工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及绿色化迈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日前,在广西森工东腾人造板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熟练地操控数控设备,一块块木材随着流水线上完成从原木到人造板成品的蜕变。据悉,该公司从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引进连续平压机、热机、砂光机等先进的数字化专业设备,并配备先进的电气生产控制程序和系统,不断完善智能化生产体系,建成国内单线产能最 大的中厚板生产线,2024年,中高密度纤维板总产量达33.62万立方米,产值约4.6亿元。由此,该公司获认定2025年广西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
“目前,我们公司数控智能化设备让生产效率提升10%、设备维护效率提升15%、资源利用率提高20%,我们还利用人工智能检测产品质量,不合格品检出率可达99.5%以上,精度远超传统人工检测。”广西森工东腾人造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仇亚成说道。
除了广西森工东腾人造板有限公司,藤县还有3家企业获认定2025年广西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至此,藤县有5家企业获认定自治区基础级智能工厂,5家企业获认定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广西协进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这是藤县长期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藤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以产业特色为锚点,以降低成本为关键,以实效收益为驱动,通过“服务专员走访+政策精准解读+产业平台搭建”组合拳,从 “决策者” 转变为 “服务者”,充分发挥 “搭台” 作用,用政策杠杆撬动企业积极性,让企业从 “观望者” 转变为 “实践者”,促进智能化改造成为企业提质增效的 “助推器”,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此外,藤县以 “本土育才 + 远程借智”的培育人才模式,与高校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培育实用型人才,加速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拓展具有藤县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新空间。
“目前,藤县正积极推进共建产学研平台,已拥有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广西产研建陶技术研究院等7个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县域企业累计获得各类专利100多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90多项。”藤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副局长王名跃说道。
推荐阅读:人造板产业隐患判定标准最新?
最新的人造板产业隐患判定标准主要依据2025年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18580-202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将于 2026年6月1日 正式实施,取代原有的GB 18580-2017标准。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及行业影响:
1. 甲醛释放限量新要求 E0级(≤0.050 mg/m³):成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人造板制品(如木质地板、木质门、饰面人造板等)的 强制性准入门槛。 E1级(≤0.124 mg/m³):适用于人造板基材(如胶合板、刨花板等)。 ENF级(≤0.025 mg/m³):虽未强制要求,但作为更高环保标准,部分企业(如小蓝鲸、澳思柏恩)已将其作为生产底线。
2. 检测方法优化 检测周期缩短:新标准将甲醛检测时间从原来的15天以上缩短至少5天,降低企业成本并提高市场流转效率。 新增“小室法”检测:使检测更科学严谨,减少误差。
3. 行业影响 淘汰落后产能:不符合E0级标准的产品将无法进入市场,小作坊及技术落后企业面临淘汰。 供应链升级:鼓励企业采用低甲醛或无醛胶黏剂技术,推动行业向环保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市场监管强化:新标准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减少市场乱象(如虚假宣传“0甲醛”)。
4. 地方及行业配套标准 浙江省《家具项目采购需求管理指南》(2025年9月实施)明确采购家具时人造板需符合E0级或ENF级标准,并采用“技术参数承诺制”确保合规。 上海市工商局抽检显示,部分人造板仍存在甲醛超标问题,新标准实施后将加强抽检力度。
5. 企业应对建议 技术升级:采用环保胶黏剂(如MDI胶)或无醛添加工艺。 检测认证:提前通过CNAS等认证,确保产品符合新国标。 品牌化运营: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与服务竞争,适应“轻高定”市场需求。
综上,新国标GB 18580-2025的发布标志着人造板行业进入更严格的环保监管阶段,企业需尽快调整生产标准,以符合强制性E0级要求,否则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