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家具制造业利润总额下降40.1%,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报告。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时隔7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利润重回正增长。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2月份下降0.3%转为增长2.6%,企业当月利润有所改善。
聚焦泛家居行业,今年前3个月,中国家具制造业营业收入为1459.8亿元,同比下降2.2%;营业成本1215.2亿元,同比下降2.2%;利润总额为37.1亿元,同比下降40.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营业收入为2041.4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成本1861.1亿元,同比下降1.4%;利润总额为53.9亿元,同比下降11.9%。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分析表示,总体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持续恢复态势。现阶段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但也要看到,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协同发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下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更大程度释放政策潜能,促进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向好恢复。
推荐阅读: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家具制造业呈现多维发展态势,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与最新动态,其核心特征可归纳如下:
一、当前经济运行态势
2025年一季度行业呈现“内需回暖、外需疲弱”特征,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1459.8亿元,同比下降2.2%,但降幅较前两月收窄0.5个百分点5。利润端承压明显,利润总额同比下滑40.1%,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与市场竞争加剧影响5。出口市场虽持续收缩,但仍是重要支撑力量,预计随着海外市场需求边际改善将逐步修复。
二、产业集群升级加速
以广东厚街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通过“展贸双擎”模式实现转型,形成覆盖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16。厚街家具产业集群作为全国首个“世界级家具产业集群”试点,已培育慕思、楷模等国际品牌,并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进化1。广东作为核心产区,聚集红木家具、办公家具等多品类生产基地,贡献全国超50%的产业规模。
三、标准化与产品多样化并行
截至2024年底,全国家具企业累计公开执行标准超1.9万项,浙江、广东等地标准化进程领先。产品创新聚焦细分场景:
商用家具:圣奥、兆生等品牌通过绿色智造与全链低碳实践,打造场景化空间解决方案
酒店家具:金凤凰、雅柏等企业依托智能制造与全周期服务能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定制家具:适老化、儿童专用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
四、智能化设备升级趋势
2025年生产设备呈现十大发展方向:
展会持续作为主要营销场景,豪迈、南兴装备等头部品牌通过中国家博会等平台推广智能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加速,激光切割、数控加工等设备渗透率提升至75%
柔性化生产线占比突破40%,满足小批量定制需求。
五、挑战与机遇
短期内行业面临成本压力与产能过剩考验,但政策支持(如以旧换新补贴)与消费升级将驱动内需增长56。长期发展趋势聚焦绿色制造、智能工厂建设与服务型制造转型,预计2025年智能制造投入同比增幅将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