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8日表示,目前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2020年以来开行量实现逆势增长。下一步国家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促进中欧班列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各行业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运输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超9成中欧班列复开的“硬核”成绩单分外亮眼。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中欧班列2020年已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重箱率保持高位,去回程基本平衡。其中,东中西3条通道以及霍尔果斯、阿拉山口、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都运转正常,没有因疫情发生滞留拥堵的现象。
中欧班列得以迅速恢复正常并实现平稳增长,离不开国家多部门的政策支持。2月24日,海关总署出台了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的10条措施,包括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方面,招招实且招招硬。诸如此类的政策措施极大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国同中欧班列通道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此外,在疫情期间,铁路运输较为便利及货运机械化程度高,人与人间直接接触较少,加之中欧班列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等优势凸显,造就了中欧班列开行情况之“火爆”。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中欧班列如同开往“春天”的列车,跑出了“稳外贸”的信心。中欧班列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有力保障进出口贸易平稳有序开展,助力外贸企业正常复工复产。近日,陕西省陆续复工的外贸企业都在加紧生产赶订单,正是得益于中欧班列“长安号”在疫情期间的常态化运营,企业才能快速恢复产能,市场供应得以保障,维护了企业的信誉。 中欧班列逆势复开,也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及恢复生产的决心。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2.1万列,通达欧洲大陆18个国家、57座城市,有效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疫情挡不住中国开放发展、稳步前行的铿锵步伐。作为中国产品“走出去”的黄金通道,中欧班列为恢复生产的制造业注入动力,服饰、日用百货、食品乃至汽车配件、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源源不断从中国各个城市输送至欧洲;与此同时,更多国外优质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引进来”,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可以预见,频发的中欧班列今后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及沿线国家共同繁荣。中欧班列这一流动的“钢铁驼队”,不仅是联通亚欧大陆的贸易枢纽,还架起了中欧人民沟通和友谊的桥梁,促进了民心相通,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