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杨木被称为木中君子呢?在我国为数众多的木材中,有一种木材因其色泽温润,质地细密,适宜与多种深色木材(如鸡翅木、铁力木等)搭配,从而很受木工及雕刻家的推崇,被誉为不是红木的红木,它就是黄杨木。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下面中木商网陈昌文详细介绍为什么黄杨木被称为木中君子呢?
一、黄杨是一种什么植物
黄杨木又名黄杨(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俗称千年矮,属黄杨科黄杨属植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生长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台湾等地。黄杨木作为一种典型的矮小常绿灌木,生长周期漫长。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有“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岁,遇闰则反退”一说。因其生长缓慢,黄杨木一般需要五、六百年才能成材,遂使古人有“千年难长黄杨木”之叹。
二、黄杨木的形态特征:
黄杨木是一种常绿乔木,高度1-6米。树皮呈灰色,光滑而细腻。叶片厚而革质,对称性强,呈椭圆形。树冠浓密而匀称,具有观赏价值。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
三、黄杨木的分布范围:
黄杨木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南方、日本、朝鲜等地。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强,可以生长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上。在我国的生长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湖北、浙江、江西、安徽、台湾等地。
四、黄杨木的主要价值:
1、黄杨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首先,它的木材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常被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以及乐器等方面。其次,黄杨木具有良好的造景效果,可栽培为园林绿化的观赏植物。
2、黄杨木的纹理精致细腻,质地坚韧,而且伴随有香气,味道轻淡,是一种清新的味道,这种香味中含有驱蚊的物质,是具有驱蚊的效果的,黄杨木的叶子能够用来消炎杀菌,可以行气活血,另外还可以用来止痒,所以是一种比较好的木材,黄杨木还可以用来入药,能够治疗风湿疼痛和牙痛等。此外,黄杨木的枝叶可以制作中药,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五、黄杨木的常用领域:
黄杨木在园林绿化领域广泛应用。它可以修剪成各种形状,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常被用作庭院、公园、园林景区的绿化植物。此外,它的木材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建筑装饰以及雕刻艺术等领域。
六、黄杨木的优点:
1、黄杨木木材质地坚硬,抗腐蚀性和耐久性好。
2、黄杨树观赏价值高,能够美化环境。
3、黄杨木生长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
4、黄杨木有香气,但很轻,很淡,属于雅致而不俗的那种,其味道是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另外,黄杨木不仅可以用来驱蚊,而且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据说居住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七、黄杨木的缺点:
1、黄杨木生长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较大的规模。
2、黄杨木对环境要求较高,对水分和光照有一定要求。
3、黄杨木的价格相对较高,制作成品较昂贵。
八、黄杨木为什么被称作是“木中君子”
1、在清代学者李渔看来,黄杨木大有君子之风,因此被喻为“木中君子”。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多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惟有黄杨厄闰年。”在《酉阳杂俎》一书中,对黄杨木的采伐更有如下夸张的描绘:“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博物要论》中则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而已。由于这些说法的推波助澜,从而给黄杨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使其制品更加成为人们极力追逐的对象之一。
2、虽说黄杨木在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地区均有分布,但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却集中在浙江的温州与乐清两地。黄杨木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一起并称“浙江三雕”。以黄杨木作材料的雕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短。据目前已有实物推测,其可考的历史最早当在元代。如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黄杨木雕人物“铁拐李”,就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了。
3、相传,黄杨木雕是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雕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到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门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作为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叶承荣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一天,当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时,观中道人折来一根黄杨木,请他用黄杨木雕一只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从此,他开始用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中的黄杨木雕诞生了。
4、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的价格也水涨船高。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当时的黄杨木雕在拍卖场上露面不多。1995年上海朵云轩拍卖会曾推出一件清代黄杨木雕“如意观音”,以22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黄杨木雕在各地拍卖场上亮相增多。2002年北京翰海拍卖会上,一件高为11.7厘米的清代黄杨木雕笔筒,成交价高达68.2万元人民币。
5、2005年一件清代黄杨木“瘦骨罗汉”在翰海拍至77万元人民币。2006年中国嘉德推出的两件清代名家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一件为“送子观音”,成交价为55万元人民币;另一件为“三星拱寿”,成交价为41.8万元人民币。2007年清代黄杨木雕“铁拐李”在北京诚铭国际拍卖会上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睐和追捧,最后被一藏家以275万元人民币收入囊中,此价为目前黄杨木雕拍卖的最高价。2008年,乐清有4件黄杨木雕作品在中国嘉德2008年春季拍卖会“现当代雕刻艺术”拍卖专场上表现不俗。成交价最高者为6.72万元人民币,最低为3.136万元人民币。
6、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的地位很微妙也很特殊。比如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基本上没有大件成品家具。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张黄杨木小条桌,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材料还不是黄杨木的。笔者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才分别于甘肃、湖北两地收得两件清中晚期的黄杨木雕作品。一个是长六十公分的黄杨木五福捧寿摆件,一件是高一百六十公分的黄杨木观音。许多行家见了,认为世上竟有如此黄杨大料,且雕工如此精美,显得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7、黄杨木雕在存放中会自然变色,颜色一年年会逐渐变深。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木雕的年代,年代越久的黄杨木雕,其色泽越深,包浆越亮;反之,则色泽浅,包浆少。
以上就是中木商网陈昌文关于为什么黄杨木被称为木中君子呢的介绍,黄杨木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家具制造以及中药材等领域。
延伸阅读:黄杨木料和阴沉木料的区别在哪里?
补充一下:
黄杨为什么叫木中君子
黄杨被称为“木中君子”,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生长特性、文化寓意以及文人雅士的推崇。这一美誉体现了黄杨木在材质、品性上的高雅与坚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的品格高度契合。以下是具体原因:
1. 生长缓慢,沉稳内敛
“千年难长黄杨木”:黄杨生长极其缓慢,民间有“千年黄杨不过碗粗”的说法,形容其历经岁月仍保持纤秀之姿。这种缓慢的生长象征着君子的沉稳、耐心与不争,符合儒家“君子慎独”的修养。
木质细腻均匀:黄杨木质地坚韧致密,纹理细腻,虽不似名木华贵,却自带一种温润如玉的谦和气质,如同君子的低调谦逊。
2. 逆境不屈,品格高洁
耐寒耐贫瘠:黄杨能在寒冷、贫瘠的环境中生存,甚至冬季叶片仍保持青翠(故有“黄杨厄闰”之说),象征君子身处逆境仍坚守节操。
不易变形开裂:黄杨木稳定性极佳,加工后不易变形,寓意君子“外柔内刚,矢志不渝”的品格。
3. 文化意象与文人推崇
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明清时期,黄杨木雕成为文人案头清供的雅物,其淡雅的色泽和可精雕的特性,被赋予“清雅淡泊”的君子之风。
“黄杨厄闰”的典故:旧时传说黄杨遇闰年反而收缩,以此比喻君子在困境中自省克己(苏轼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4. 实用与艺术的结合
工艺价值:黄杨木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如东阳木雕),其细腻的质地适合表现精细的纹样,如同君子“文质彬彬”的修养。
药用寓意:黄杨叶、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暗合君子“兼济天下”的胸怀。
总结
黄杨木因其生长缓慢、坚韧不拔、温润含蓄的特性,被文人匠人赋予“木中君子”的称号,既是对其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人格的物化象征。与“玉有五德”“梅兰竹菊”类似,黄杨木成为植物中的道德符号,承载了人们对高尚品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