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了中国千年的智慧,造就了辉煌和灿烂,承载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民族文化。红木家具,从古至今饱含悠久的历史文化,是身份的象征。其造型优美、工艺优质、材料珍稀,都为古典韵味铺设,为的是制作出完美而华丽且具有价值的艺术品,是红木家具最高的升华! “材艺双美,型精韵深”,是红木家具的最终体现。那么红木是如何一步一步变成家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吨(2000斤)红木,只有600斤是用于制成的家具上,而剩下的1400斤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损耗了。那么,这么多木材是如何被损耗的呢?
明清家具专家周鲁生曾提出自己对红木出材率的计算:烘干后水分的损失是15%,平锯平均损失8%,刨光损失8%,雕刻成型损失18%,劈裂损伤白膘全去掉损失20%,实际利用率仅为31%。也就是说,如果进了一吨(2000斤)红木,只有600斤是用于制成的家具上,而剩下的1400斤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损耗了。1400斤红木就这样“溜走”了
红木的开料流程,包括大料、小料的切割,直料、弯料的调整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木粉、木屑,损耗不少的红木木料。据明清家具专家周鲁生的推算,损失量是整棵木材的8%。
开料过程中,会剔除含白皮、虫眼、烂心的部分,这是产生整块废料最多的一个环节,各种红木的废料不同,但废弃木材的比例平均能达到20%,这些废料都是完全不能用于制作家具的。
红木木材要经过多次烘干,才可使用。烘干后水分的损失是15%,也就是说红木重量将减少15%。一般情况下木材在制作家具前都会进行三次烘干,并且板料、方料分开烘干。
红木中的榫卯工艺:打榫眼、出榫头、木料切割调整等,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批木屑和边角料。
雕刻成型,木料损失18%。家具组装好,上大漆之前,要进行刮磨,使用十多种刮磨工具进行刮磨,才能使家具平整。刮磨完成后,还需要用目数不同的砂纸进行磨砂,才能使家具质感细腻。这其中,又耗费不少木料。
上完大漆,完全做好了的红木家具,最后还需要进行20-25天的反复阴干,才能面向消费者,这又会去除一些水分,损失重量。
红木家具价格较高的原因之一,绕不开原材料的问题。一方面,红木原材长成时间都是以百年计算的;其次,非洲、东南亚各国都在打击走私,红木原料供应出现严重缺口;最后,进入国内的红木原材料实际使用率仅为31%。这样算下来,红木“稀缺”就更加严重了。
中国是红木消费大国,国内的红木木材基本上来源于进口。之前国内一些比较有实力的红木家具厂商绕过经销商,直接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与当地人合作开办红木加工厂,再将加工后的锯材或半成品运回国内。随着东南亚各国对红木出口的严控和对走私的打击,这些加工厂的命运也不容乐观。进而,市场上红木原材料的正常供应受到了很大程度影响。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红木家具的耗材量所代表的价值是多么的惊人。那么,是否有方法可以降低家具的耗材率呢?开料是红木家具制作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开料时精确1毫米,出材率提高了10%,上好的木头,不仅要按照它的曲直、粗细做出分类,还要根据家具制作需要,考虑开料时板材的纹路、长短、厚度。这么下工夫,为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合理用料。但是,另一个对省料有着巨大作用的因素——锯路,往往被忽略了。
在红木家具行业,用于开料的带锯,锯路通常是2.5毫米,而目前更精细的锯路只有1.5毫米。精度虽然只提高1毫米,省下的料却不是个小数目。我们不妨对这1毫米的价值做一个量化分析。由于做家具不得不把厚、粗的圆木破成方料,再把方料破成板材,红木锯切中的材料损耗不可避免。而带锯或圆锯锯片的厚度、锯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红木的出材率。比如说,厚度为200毫米的一根方料,要开成20块板。理想状态下,按锯切20次计算,锯路2.5毫米,厚度损失为50毫米,即最终板材有效厚度为150毫米、出材率为75%;如果锯路精确到1.5毫米,厚度损失就只有30毫米,即最终板材有效厚度为170毫米、出材率为85%。两者相比,锯路精度提高1毫米,出材率提高了10%。提高10%的出材率,在材料稀缺、价格昂贵的红木家具行业,带来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节约相当大的一笔钱,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木家具的产量。锯路精度的提高,使得锯切下来的板材表面更为平整、光滑、细腻,只需用细砂纸打磨,就能直接用来制造家具,从而又省下了刨削的木材损耗(通常刨削厚度在0.3-0.5毫米)。这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进一步将出材率提高了1%-2%。
总而言之,任何一件家具,假如不使用,就没有任何价值。光研究有什么意义?就像研究原子弹一样,研究的最终结果还是要让它升天。所以,买一件古典家具,首先是拿来使用的,而不是研究。古典家具它还应该是耐久的,不是用几年就坏了,而是可以传世的。最后才是增值,古典家具这些年涨得厉害,起码比将钱存在银行要值。